028-85987755
行业动态
家禽信息 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行业动态 >> 家禽信息
鸡肾病的疾病因素
2025-06-27 返回列表

鸡肾脏的结构与生理功能

肾脏是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。

鸡的泌尿器官由一对肾脏和两条输尿管组成,没有肾盂和膀胱,因此尿在肾脏内生成后经输尿管直接排入到泄殖腔,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。

鸡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:①通过生成尿液来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;②通过排尿排泄体内的废物、毒物和药物;③通过排尿维持酸碱平衡;④分泌许多激素以调节鸡体正常生理活动。

可见,肾脏在鸡的生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


鸡的肾脏疾病

主要表现为肾脏肿大贫血或出血,坏死及尿酸盐沉积和花斑肾。

引起肾病几种常见疾病

1.鸡肾传支传染性支气管炎(IBV)

鸡肾传支传染性支气管炎(IBV)有众多血清型,其中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肉鸡发生尿酸沉积的主要原因。肾型传支病毒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引起黏膜损伤,使尿酸盐排泄受阻,病鸡排出尿酸盐稀粪,从发病至死亡一股为5~7天的时间,


发病时,除表现呼吸道症状外,临床上常表现为:病鸡拥挤、厌食、排白色粪便,多发于15~40日龄的雏鸡,死亡率高达40%。

剖检可见气管内有粘稠分泌物,气管和肺充血或出血,肾脏肿大、苍白;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,内充满尿酸盐;肾表现为花斑肾。


2.鸡传染性法氏囊(IBD) “禽肾变病”

鸡传染性法氏囊(IBD)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鸡群发病突然,传播快,鸡体温升高,精神萎靡,食欲下降或废绝,排白色水样稀便,感染后3天部分死亡。

剖检可见机体脱水,胸肌或腿肌呈出血点状或条状,法氏囊先肿大后萎缩,重者呈紫葡萄状,由于IBDV有嗜肾性,常常引起肾脏肿胀,有白色尿酸盐沉积,输尿管也常有尿酸盐沉积面扩张。


3.雏鸡白痢(白痢沙门氏菌)

雏鸡白痢 主要危害4周龄以下雏鸡以及育成鸡,死亡率高。患鸡常出现扎堆、瞌睡、两翅下垂、无食欲,排粪时有尖叫声、肛门周围有一层白色粪便附着等现象 。

剖检时可见:肾脏呈暗红色充血或苍白色贫血,肿大并有实质性病变,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。肝肿大,肝脏有灰白色结节。


4.新城疫

新城疫 发病前期往往引起肾脏肿胀,严重的引起花斑肾。


5.禽流感 H9型禽流感

禽流感 H9型禽流感对肾脏有一定的侵蚀性,可以引起部分或全身感染鸡只形成花斑肾。

6、鸡马立克氏病(MD)

鸡马立克氏病(MD)本病由马立克氏病病毒(MDV)引起。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可侵害肾脏组织引起肾间质内淋巴细胞增生,造成肾脏结节性肿瘤,并使肾脏肿胀,逐渐引起肾功能衰竭,严重影响及破坏肾脏的生理功能。


7、螺旋体病

螺旋体病本病是一种由蜱传播的、容易反复发生的传染病,其病原是螺旋体科鹅色柔氏螺旋体。虽没有明显的季节性,但温暖季节多发,一般潜伏期为3~10d,死亡率可达20%~70%。感染后的鸡表现为脾肿大,肝肿大且表面有出血点或坏死点。肾脏肿大而苍白,输尿管中有尿酸盐沉积,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。确诊要用姬姆萨氏染色血液涂片,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检查病原的存在。

8、住白细胞原虫病

住白细胞原虫病本病的病原为卡氏白细胞原虫、沙氏白细胞原虫,在我国以这两种为主。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由三个阶段组成,孢子生殖在昆虫体内,裂殖生殖在宿主组织细胞里,配子生殖在宿主红细胞或白细胞里。危害最严重的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。感染鸡表现为精神不振,鸡冠苍白,腹泻。剖检时可见全身皮下出血,胸肌及腿肌有出血点或出血斑,肺出血,肾脏广泛性出血,严重者肾包膜下可见凝血块,肌肉、肝、脾常见白色小结节

9、其他一些引起鸡肾脏疾病的病原性因素

禽流感可引起肾脏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;

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可通过创伤、溃烂处或炎症部位侵入血液中,发生急性或慢性败血症,直接损伤肾脏,引起肾脏肿胀、出血、坏死等病变;

球虫病可引起部分雏鸡或中大鸡出现肾肿大、充血或尿酸盐沉积等肾脏病变;

组织滴虫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,也可引起肾脏病变,出现白色圆形坏死区。

治疗原则

抗病毒、消炎、驱虫和防继发感染。

保肝护肾


来源:赛为猪业/中国养殖业联盟

二维码
成都市家禽产业协会 电话:028-85987755 邮箱:178375063@163.com 地址: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成洛大道5999号
备案号 蜀ICP备09032463号